九龙佛缘 · 九龙坡区佛教遗址碑拓辑录
——道坚法师著
宝华寺,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西彭镇宝华大队三社,距西彭镇约3公里。宝华村地势平旷,物产丰盈,自古民风淳朴,有夜不闭户之风。宝华寺即位于村东面一地势开阔之处,寺院始建年代已不可考。现在的寺院遗址已经看不到一瓦一木,遗迹上荆棘丛生,杂草满地。往日香火缭绕、僧侣繁忙、法器和鸣、香客络绎不绝的景象早已荡然无存。但寺院遗存之石柱础、墙基等寺院遗址,还面貌尚存,昔日庙宇的格局可窥一二,灵气犹在。
据耆老回忆,宝华寺是真武宫的下院。相传当年真武宫住持为修建庙宇勘察地形、寻找龙脉,发现这里是龙穴所在,于是悄悄埋一铜钱于土中后离去。不久后住持圆寂,示寂前吩咐弟子,真武山的龙穴在宝华村中,在此建庙异日必大兴。其弟子访到宝华村查看地形后取一金针插于地上,不偏不倚,正中其师父所埋的钱孔,于是在此修建庙宇,名宝华寺。寺庙建筑是典型的四合院格局,坐南朝北,占地约800平方米,大殿、厢房、正门、侧门、厅室等俱备,寺院功能样样齐全,是完整的寺院建筑群,有丛林风范。寺院门柱雕龙画凤,抢珠夺宝,活灵活现,栩栩如生。
现存寺院窗棂刻有茶花牡丹、果木草舍。花草含羞竞艳,草舍宁静朴实。四壁画有佛教故事,人物形态栩栩如生,字迹苍劲有力。所供之神像有释迦牟尼佛、观音菩萨、四大天王、十八罗汉,以及民俗信仰之川主、牛王等,虽为石雕、泥塑,但通体鎏金上彩,神态安详端庄。
宝华寺石柱础
原钟楼挂有一口千余公斤的大钟,钟声清脆悦耳,方圆百里可闻。传说这口大钟颇有些来历。当初寺庙建好后,万事俱备,只差一口铜钟。为了广传佛法,普度众生,于是住持派弟子去千家万户化铜钱铸钟,其间遇有一乞丐施一文铜钱,小和尚嫌少,于是把一文铜钱扔在树洞里。后来铁匠来铸钟,熔铜成水,铸大钟反复几次,钟面始终有一个洞,铁匠不得其法,询之住持,住持遍召弟子问之,才知有一乞丐施一文铜钱因被嫌少而扔入树洞。住持速令找回,铁匠又重新熔铜铸钟,方大功告成、众人始悟乞可乃观音菩萨的化身。新中国成立后在大炼钢铁时铜钟被村民碰烂卖掉。
新中国成立前,真武宫庙产颇丰,有耕地900亩,田地20多亩,森林900亩,当地现仍有称为庙湾的地名,由此可见当年寺庙财力之盛。而宝华寺作为下院就主要承担管理这些庙产的责任,田地佃给二十几户人家,每年要收租两百多担。
寺院遗址现存文物中有石柱础一件,保存完好。础下层为方形、上层为圆形石鼓,直径0.50米,通高0.36米。出土瓷碗一件,腹部残,呈三角形,白胎,残长约10.2厘米。
宝华寺在乾隆《巴县志》、民国《巴县志》里均无记载,也没有发现相关碑刻、题记,原址在新中国成立后又破坏严重,故无法准确断定其始建年代。但从当地民间的传说中依然可窥见寺庙当年的盛况,同时宝华寺作为下院,承担为两所寺院弘法利生提供经济保障的责任,这对研究重庆地区清代寺庙经济有一定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