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什么是居士?
居士是指虔诚信仰佛教,并且受了三皈五戒的,优婆塞(男)优婆夷(女)的统称。
在习惯上(不管你有没有受过五戒),对所有男女在家信众,都称为居士或者护法。
而实际上,只受了归依,没有受五戒的男女在家信众,只能称为信士。
2. 什么是威仪?
戒律守得清净后,所有的德行自然就显现,所以令人可畏佩服,并不是势力的“威”。
摄受别人,主要是由于心具备戒德,容止和雅,所以令人可敬,不是诈现的“仪”。
所谓“诈”现威仪,就是为了得到信众的信仰,从而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名和利。
实际上,佛门的威仪,就是佛教徒日常生活言行的规范。
3. 居士如何称呼出家人?
对寺院的方丈或者住持,应该叫大和尚;
对受过具足戒的比丘(比丘尼),应该叫长老、老法师、法师、师父;
还有按照寺院执事叫,比喻:当家师、知客师、僧值师等等,或者统一叫法师也可以;
对沙弥(沙弥尼),也应该叫师父。
各位千万要注意,不要叫出家人什么师兄、师弟,否则罪过很大。
背后或者书信,应该称上某下某大和尚、上某下某法师、上某下某师父等。
4. 看到出家人应该怎样?
应该见须起立,坐须让位,如果在路上碰到了出家人,应该在下道合掌侧立,等待出家人走过去了,自己才走。
5. 什么时候看到出家人不用招呼?
有五种时候,暂时不用招呼出家人:
1、正在读经的时候;2、生病的时候;3、理发的时候;4、吃饭的时候;5、工作的时候。
6. 在寺院中如何拜见师父?
想进房间拜见师父,必须约两个居士以上(如果是女居士)。
首先应该先在门外三弹指,为何先要三弹指呢?主要是怕惊扰师父参禅打坐,先要让师父知道。
如果房间内师父答话可以进,就进去,如果师父没有答话,就在门外安静等候。
进去后,先向佛菩像问讯顶礼;次向师父顶礼,师说“一拜”答“依教奉行”就拜一拜,千万不要自认为虔诚,尊重师父,师说“一拜”,还要拜三拜,这样不但不是尊重师父,而且还是藐视——不听师父的话,也就是不依教奉行了;然后才向师父请益。
实际上,在寺院中,是不准出家人随便在房间内,接待信众,而客堂才是会客的地方,否则,就违反了“长住规约”,会被“迁单”的。
应该先通过客堂,只要客堂知客师同意,就可以。
一般情况下,居士应该先到客堂,拜见知客师,说我求见上某下某法师,知客师会吩咐招客师去叫某某法师到客堂来,接见信众。
7. 信众到寺院中如何“挂单”?
首先到客堂,从右边进入,把包裹放在门边,顶礼佛菩萨像三拜,然后说顶礼知客师,再然后到登记的地方,拿出皈依证(五戒证、菩萨戒证)和身份证登记,如实回答知客师的问话,并且仔细听知客师讲寺院里的规矩和吃饭休息的时间,再然后招客师就会送信众到某某房间住下。
8. 在哪些时候不能向师父顶礼?
1、师父参禅打坐时;2、师父行走时;3、师父吃饭时;4、师父讲经说法时;5、师父洗脸刷牙时;6、师父洗澡时;7、师父休息或者睡觉时。
另外,师父关着门,不能在门外礼拜,到房间去礼拜,首先弹指三遍,师父没有应声,应该离去,应声则进礼拜。
9. 为什么方丈大和尚很难见,是不是我没有缘分?
不是的,大和尚都是很慈悲的。主要是由于日常事务太多,应接不暇,不能一一接待信众是可以理解的,见到了自然好,没有见着也不要生烦恼,不可勉强。
拜见方丈时,应该事先拜见衣钵师(负责方丈日常起的师父),衣钵师会与你预定好某某时间来拜见大和尚,到时候,应提前十至五分钟,到方丈室去等待接见,这是比较如法的。
10. 持戒有哪两种清净?
1、受戒之后,严守戒律,宁愿死也不违犯,这个就是上品清净;
2、遇不得已,犯中下品可悔罪,应该赶快到师父或者在佛菩萨形像前,哀求忏悔,尽情发露,精诚悔改,还得清净。
什么是覆藏和发露?
犯了戒,想办法不让人知道,叫覆藏;和盘向别人说出,这个就叫发露。
11. 与师父说话要注意什么?
凡是向师父问经问话,应该仔细听师父讲话,如果有听不明白的地方,应当等师父讲完了话,然后再问。
不能待师父还没有讲完话,就急忙发问,扰乱了师父的思路,很不礼貌。
如果师父训诫,自己确实有过错,应该改正,没有过错,也不要讲话,不能与师父争辩,我们修行人,应该做到,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
然而,现在的居士,都是很了不得的,很难有这样虔诚的了。
12. 亲近师父有哪些好处?
1、信心坚固;2、其心觅进;3、身无诸病;4、精进;5、具念心;6、心不骄慢;7、能成定慧;8、具足闻智。
13. 贪睡有哪些过错?
佛说多睡有五过:
1、多恶梦;2、诸天不喜;3、心不入法;4、不思维名相;5、喜出不净。
14. 什么是地狱五条根?
财、色、名、食、睡,就是地狱五条根。
15. 在寺院中能随地吐痰吗?
不能,应该要注意卫生在僻静的地方,用卫生纸包好弃到垃圾箱。
古代有一个僧人晚上坐在佛塔,偶尔吐痰,月光下见护法神伸手来接,这个僧人很害怕,于是终身注意。
16. 我很好奇喜欢笑,是不懂规矩吗?
多笑失正念,大笑失威仪,哈欠是疲倦懈怠的样子,都是应该戒的。
气有两种:上气和下气(放屁)。
上气如果要出时,不要当人张口令出,要回避无人处。如果下气要出时,不能在大众中出,应该作方便外出,到无人处放出,然后才入群,不要扰乱众念。
另外还要注意几点:
1、入塔殿时,不能出上气;
2、和尚大德上座前,不能出下气;
3、如果下气来时,应当忍,万一不能忍时,应该在下道在下风放之。
居士听到这里可能感到很奇怪,为什么佛教会这么严格,俗话说“拉尿放屁,皇帝老子都管不着。”须知殿堂等都是神圣的地方,稍微有修养的人,都会有所克制的。
17. 供佛用的香、花、灯、烛的遗留物如何处理?
这些遗留物,先用塑料袋装好,放在干净的地方,因这些都是供佛用过的物品,等积聚多了,到野外用土掩埋起来。
18. 师父叫我们,应该怎么答?
师父的呼唤,应该立即答应。但是不能答“哦”或者“呵”,应该答“阿弥陀佛”。
为什么要这样呢?这个表示不忘本。父母生我色身,如来长我慧命,永出苦海,所以我们应当常念佛恩。
19. 到寺院中要注意哪些问题?
1、不要随便与出家人拉关系;
2、不要穿得妖艳要干净庄重;
3、不要不洗手就穿海青等衣服;
4、凡是上殿要衣裳整洁;
5、不要随便乱走,也不要多言;
6、不要坐看大众劳动而偷懒;
7、不要私自拿常住的东西;
8、不要谈论政治及居士家的长短好恶;
9、不要因为小事情而争执,如果大事情难以忍受,也应该心平气和,以理论辩,不可不辞而别,或者打架闹事。
总之,一切听客堂招呼。
20. 供养师父应该怎样?
一定要恭敬,希望师父能给我们消灾植福。供养并不一定是钱财,只要是出家人办道所需要的资身用物,都是可以供养的。
21. 随众食有哪些好处?
1、听到板声立即就去——不懈怠;
2、供养现成——省力;
3、作平等观——无人我;
4、息诸戏论——存正念;
5、如法观想——深入理;
6、不偏众食——绝疑谤;
7、甘苦同受——无选择;
8、起止威仪——不放逸。
故居士入寺,应该随众食,感受出家人的生活,与大众师父结同斋供的缘分。
22. 为什么有些寺院的斋堂不叫斋堂而叫五观堂呢?
因为出家人吃饭的时候,要作五种观想:
1、计功多少,量彼来处——思量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,如果不好好修行,粒米难消;
2、秤己德行,全缺应供——思量自己的德行,如果不持戒、坐禅、诵经、营三宝事,便不能受此食;
3、防心离过,贪等为宗——修行人须防三过;上味食起贪心、下味食起嗔心、中味食起痴心,如此的思量预防,受食才没有过错;
4、正事良药,为疗形枯——思量如果不吃饭,就不能生存,也就不能办道,所以饮食不求美好,只要能养活色身就行了,不必好恶;
5、为成道故,方受此食——饮食可以营养身体,资益道业,身体每天消耗热量,新陈代谢,行住坐卧都需要热量,如果没有饮食供给营养,就会饥渴病生,怎么能办道,现在为了成就道业,所以饮食,应该作此观想,生惭愧心。
23. 吃饭时应该怎样?
吃饭时应该口口作念:第一口默念“愿断一切恶”;第二口默念“愿修一切善”;第三口默念“愿所修善根,回向众生,共成佛道。”
若能长期坚持这样做,其功德是很大的。
24. 在斋堂吃饭要注意哪些问题?
1、不能呵斥食物的好坏;
2、不能私自拿常住食物过乞丐或者喂养其它动物;
3、加菜加饭要用手势,不能讲话(斋堂有很多规矩,以后再讲。);
4、不能用手抓头,怕赃物落入别人碗中;
5、不能含食语,不能笑谈杂话;
6、不能吃饭有声音,如果挑牙,以衣袖掩口;
7、如果食物中有虫蚁,应该默默掩藏起来,不要让邻坐看到生疑心;
8、吃完了饭就默默坐在座位上,不能随便走动;
9、不能用手指或者舌头添碗;
10、吃饭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,与大众基本保持一致;
11、行堂迟迟未到,不要生烦恼;
12、如果需要什么,默默地用手势,不能高声喊叫;
13、不能敲碗作声;
14、不能吃完饭就走;
15、如果违犯了斋堂规矩,处罚时,不能抗拒不服;
16、如果饭中有稻谷,去皮食之;
17、不能看到自己喜欢吃的,就起贪心大吃;
18、不能私自带食物到斋堂,自己单独吃;
19、出家人还没有吃,不要先吃等等。
这些对于到寺院里来求福报的信众,一定要注意。
25. 礼拜要注意哪些问题?
1、礼拜时不能站在大殿的中央,因为这是方丈或住持的位置;
2、有人礼佛菩萨,不能从其头前经过;
3、凡是合掌,不能十指参差、不能中虚、不能将手指插鼻中,但是也不能太底,应该平胸,离嘴唇大约四、五寸远即可;
4、不能非时礼,比喻在上殿中、佛事中、讲经说法中等等;
5、师父礼佛,不能与师父并排礼拜,应该随着师父的后面远拜;
6、师父拜长辈,不能与师父一起拜,应该等师父拜过之后,再向彼礼拜;
7、师父在跟前,不能与同类互相作礼;
8、师父在跟前,不能受别人礼;
9、如果手持佛像,不能给长辈作礼,应该手持佛像齐眉一举,就足够了。
26. 为什么不能从礼佛者头前经过?
从礼佛人的头前直过,一是自失尊敬;二是乱他观法,罪过很大。应该远绕而过,这样彼此都不会干扰。
27. 礼佛有哪些种类?
1、我慢骄心礼——自认为自己了不起,身虽然礼拜,心里没有恭敬,表面看来很恭敬,实际内怀我慢;
2、唱和求名礼——但求名利,诈现威仪,口里唱着佛号,心不知想到那里去了,不是真供养;
3、身心恭敬礼——口里唱佛号,心内念佛身,相好光明,好象就在眼前,身心恭敬,没有散心杂念,供养礼拜,情无厌足;
4、发智清净礼——所谓慧心明了,达到佛的境界,内外清净,虚通无碍,礼一佛,就是礼一切佛,礼一切诸佛,就是礼一佛,因为诸佛法身,体本都是融通的,礼法礼僧,亦都是这样的;
5、遍入法界礼——所谓自观身心等法,从本以来,不离法界,诸佛不离我心,我心不离诸佛,性相平等,本无增减,今礼一佛,就是礼遍法界一切诸佛,就好象一室千灯,灯灯相照,如果这样观想,那么功归法界,德用无边;
6、正观修诚礼——所谓摄心正念,恭对佛身,礼自佛不缘他佛,为什么呢?一切众生都有佛性,平等正觉,一念无明,迷于本性,造成许多罪恶,如果能返照本觉,那么解脱的时间就不远了;
7、实相平等礼——有礼有观,自他两异,用此一礼,无自无他,凡圣一如,体用不二,能礼所礼,其性空寂。
上面的礼佛,有是非深浅的不同。一至三是事礼,后四个是理礼。事礼中,前两个是错误的,第三个是正确的。
所以我们礼佛,应该要学习后五种,千万不要学前面两种。
28.什么情况下不能礼佛?
律制有染不能礼佛。
染有两种:一是不净染,就是上厕所后未洗净;二是饮食染,就是吃饭后没有漱口。(有些人说女士来了月经,污秽不能礼佛,那是错误的。)
29. 听法要注意什么?
1、要提前进入讲堂,方可免得临时仓促,身心烦躁,不入法理;
2、整衣平视直进,目不邪视,这个就是意业肃敬;
3、坐必端正,这是身业肃敬;
4、不乱语,是口业肃敬;
5、凡是听法,必须闻而思,思而修,不能专计名言,也资谈柄;
6、不能没有懂说懂;
7、不能自己还没有领会,就在别处乱讲佛法。